相关消息
魏朝霞 摄
当下已进入立冬时节,自然界阴寒之气盛,阳气潜藏,养生调理要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,可适当进补强身,注意防寒防燥,以润燥养阴、护阳补肾为重点。
晨运勿早要防寒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逆之则灾害生,从之则苛疾不起”。此时养生当遵循阴阳之道,顺应气机降敛之势,注意早上晨练“必待日光”,不宜过早,以利于阳气的藏养。
同时,运动强度也不宜过大,以防出汗过多,伤津耗气而耗损身体。可选择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慢跑、散步等轻松平缓的运动,并以微微汗出为度。
立冬前后,由于早晚气温往往较低,需根据温度变化适当增减衣物,以免着凉。老人及体弱者夜间外出最好穿戴帽子、围巾、过踝长袜等衣物,避免头颈、肩部及下肢受寒。
建议运动时间以上午10点到11点或者下午1点半到3点为宜,晒午后太阳,能使人体气血通畅,疏散郁滞,增强体质,祛病驱邪,防病于未然。
调整情绪修养身心
冬季万物凋零,很容易让人触景伤情,郁郁寡欢,而不良情绪会引起身体的一系列反应甚至导致疾病。
医生提醒,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状态,保持心情舒畅,恬淡安静、寡欲少求,遇事不要过分急躁。平时可以通过跳舞、弹琴、画画、书法或是适当晒晒太阳、听听歌、养养花等方式调整情绪,陶冶情操,修养身心。
立冬进补有讲究
立冬前后,广东大部分地区仍以秋高气爽的气候多见,但弱冷空气时有来袭,并常伴骤然降温,早晚寒意习习,气候正缓慢向冬季的严寒过渡,此时也是人体补虚强身的重要时候。
食养应以温和平补为宜,不宜吃辛辣燥热的食品,过于油腻或重口味的菜式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,均不宜多食。
时下气候干燥,人们容易出现口干、眼干、鼻干、皮肤干等阴伤症状,因此食补养身还需注意养阴润燥,宜多吃大白菜、菠菜、白萝卜、鲜枣、石榴、苹果、柑橘等应季果蔬,既可补充机体水分,又能调节胃肠道功能,促进消化。
另外要注意,进补过犹不及!建议老人家早晨可服生姜红糖水御寒,晚上吃些清淡的粥菜。
立冬食疗方
当归生姜羊肉汤
材料:当归20克、生姜30克、羊肉500克。
做法:羊肉去骨切块,焯水后捞出晾凉,锅内放清水,下羊肉,放当归、生姜,武火烧沸,去浮沫,文火慢炖1~2小时至羊肉熟烂,最后调味。
功效:当归生姜羊肉汤是《金匮要略》的名方,具有养血散寒补虚的功效。可酌加少许新鲜橘皮、橙皮,理气消滞,补而不腻。适用于温阳散寒,特别是素体阳虚,每到冬季四肢冰凉者。
山药莲子排骨汤
材料:山药50克、莲子20克、芡实20克、菟丝子10克、排骨1条。
做法:将排骨切块,焯水后捞出晾凉,新鲜山药去皮切块,与莲子、芡实、菟丝子、排骨一并入锅,武火烧沸,文火慢炖1~2小时,最后调味。
功效:补气益肾。此汤尤其适于因体虚而不耐受温补的人,特别是冬日腰膝酸软,小便频数,夜尿增多的老年人。
健康广东
发布时间:Nov 11, 2023 4:05:02 PM
来源:摘自“汕头日报”2023、11、10
作者: